10月18日,蘇州市吳中區金秋洽談會上,由吳中區工業和信息化局(下稱“吳中區工信局”)與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團(蘇州)有限公司(下稱“蘇州賽迪”)聯合撰寫的《吳中區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報告》(下稱“報告”)正式發布,立足全球坐標系統梳理該區優勢、特色和進展,為吳中區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服務全國新發展格局建新功提供有益思路。
2022年初,吳中區提出打造“全國機器人產業集群第一區”目標引發社會關注。在多地加碼布局競爭日趨激烈,產業從“藍海”走向“紅海”之際,吳中區奮力登頂第一的底氣何來?
報告從全球行業發展趨勢洞察、吳中區產業鏈全景解構、產業生態分析等數十個細分維度入手,全面展示該區多年深耕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積淀而成的強大“內核”。
產業集聚蔚然成勢。自2017年將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確定為主導產業以來,吳中區堅持“項目為王”接續發力,崛起成為全國產業高地。報告顯示,2022年吳中區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連續5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其中工業機器人產業規模326.1億元,增長32.1%;服務機器人產業規模177.4億元,增長30.5%;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517.2億元,增長23.8%,均保持高速增長。從產量看,2022年吳中區服務機器人產量占全國六成以上、工業機器人產量占全國內資品牌的七分之一,均位居國內前列。
國產替代展現擔當。不僅有規模之大、產業鏈之全,更有技術之強、品牌之盛,是吳中區的另一大特色。報告指出,該區機器人與智能制造領域累計創建市級以上首臺套35個,在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等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領域均有企業深耕布局、蜚聲海外。比如綠的諧波自2003年起著手精密諧波減速器自主研發,在國內率先打破日本哈默納科壟斷局面,目前產品銷量全國第1、全球第2。匯川技術自2008年落戶吳中區以來,自主研發成果從控制器、伺服電機拓展至SCARA、六關節等工業機器人本體,目前SCARA機器人銷量國內第1、全球第2。
在服務機器人關鍵技術自主可控方面,吳中區亦顯擔當。報告顯示,追覓科技是國內少數擁有自研自產高速數字馬達能力的科創公司,其研發的高速馬達每分鐘可實現20萬轉、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成功躋身全球獨角獸榜單。科沃斯扎根吳中區25年,共獲得國內外授權專利1961件、其中發明專利652件,近期牽頭組建智能機器人創新聯合體,助力破解行業共性難題。
創新要素高度集聚。瞄準機器人與智能制造領域大院大所,吳中區精準招引、精誠合作。報告顯示,目前哈工大蘇州研究院、浙大蘇州智能制造研究院、西交大蘇州高端智能制造協同創新中心、蘇州賽迪、信通院江蘇研究院等重大科創平臺均已落戶吳中區,全面參與本地產業培育和發展規劃研究、科技成果轉化和企業孵化、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等工作。此外,蘇州吳中·硅谷創新中心、APEC技術轉移中心成果轉化基地、蘇州清華專項創新中心、創贏未來聯合創新中心等科創載體也陸續走向實體化運營。
以“非常之力”招項目,下“非常之功”建項目,用“非常之心”服務項目,吳中區日漸成為全國機器人研發、制造、應用創新重要陣地。報告指出,該區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科創企業矩陣持續擴容,共認定有效高企322家,培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96家(其中國家級24家)、企業技術中心87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6個,培育入庫瞪羚企業45家、獨角獸企業9家,涌現上市公司14家。
2023年以來,吳中區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鏈韌性凸顯,1—8月實現產業規模843.4億元,增長32.6%,鏈上集聚企業增長至800余家,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集群成功入選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在全省、全國影響力與日俱增。
據吳中區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正醞釀出臺《吳中區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集群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通過政策接續發力,引導企業面向機器人本體、關鍵零部件、系統與軟件、智能制造裝備等方向持續攻關,在全力服務制造強國建設中持續打造“全國機器人產業集群第一區”。(王夢菲 王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