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柳市是個令人驚嘆的地方:中國電器行業幾大巨頭相聚在這彈丸之地,這里被譽為“中國電器之都”。走在柳市大街上,廣告牌多半是電器行業的,比鄰而居的兩戶人家是鄰居,或許又是商場上競爭的對手。這是個產業高度密集的地方,同時也意味著這是中國電器行業廝殺最激烈的地方。
正是在這個地方,天正集團始終站在同行前列。2004年,天正集團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名列第18位。
天正集團的掌門人叫高天樂,他名片上注著“董事長”的頭銜,同時還是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這位將企業社會責任與員工“共同成長”為己任的溫州企業家無疑已經為新時代的浙江儒商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詮釋。
記者采訪這位著名企業家時,在確定采訪地點上費了些周折:天正集團的大本營還在柳市,但目前高天樂工作與生活重心卻已移到了上海,那里有天正高科技工業園。在那里,高天樂與天正發展謀劃正是目前大多數浙江民企正在做的:跨出浙江,這一戰略意味著背后決策者的雄心和魄力。
而真正見到高天樂本人時,這位儒雅而溫潤的男子令人驚訝:多年商場摸爬滾打,高天樂的風格卻并不犀利,言談舉止讓人感到如沐春風。這個行事低調的企業家在近兩個小時的專訪中,依然保持著一貫風格——對自己談得很少,對事業說得很多。按照高天樂的想法,他希望所有天正員工與他一樣“快樂工作”,言談中顯示著,高天樂對于自己的事業早已樂在其中。
順水推舟投身商海
短短15個年頭間,天正從5萬元資本起步,現已成為中國工業電器行業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員工達5100余人,總資產16.6億元,2004年創產值62億元。
誰能想得到,高天樂,這位已經站在行業金字塔尖的企業家創業之路,卻充滿了一系列的偶然,以至于在訪談間高天樂不經意感慨:“我創業的過程,機遇是第一位的!
高天樂曾是位數學老師,1982年到1989年間,他一直在柳市中學任教。1989年6月,一個偶然的機會,朋友邀請高天樂到香港游玩,年輕的高天樂帶著好奇心踏上了南行路。到香港不久,朋友提起了創辦電器貿易公司,當時的柳市早已經有了電器之鄉的雛形,是全國聞名的低價變壓器生產地。高天樂沒多想,帶著對朋友的信任和創業的激情答應了。此時,他甚至還沒辭去教師之職。就這樣,“鴻匯國際貿易公司”誕生了,經營的是溫州低壓電器出口東南亞的業務。
剛開始一切順風順水,從講臺跳入商海的高天樂很快顯示了經商的天賦:短短時間內,他與朋友從零開始,竟然接下了40多萬美元的外貿單子。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大事:那是柳市低壓電器第一次邁入國際市場,而此時,柳市低壓電器正被國家七部委聯合打假,這個成績讓人們看到了低壓電器的希望。
這一決定讓不少家人和朋友感到驚訝,這聽起來像是把自己好不容易節省下的一杯水灑進大海。因為當時的低壓電器行業普遍存在著低價傾銷、粗制濫造的情況,許多新進者不得不被拖進價格戰的泥潭,并很快銷聲匿跡。為什么高天樂還選擇投入這混亂的戰場?
回憶當年,高天樂說道:“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當時那么多企業在干這行,如果賺不到錢他們還怎么生存?我相信這個行業一定有潛力,用心努力一定會有回報!睉阎跎俨慌禄⒌挠職猓咛鞓反е5萬元,帶了幾個人,開辦了樂清柳市長城變壓器廠。
在當時,長城廠算是起步較晚的企業。然而在眾多同行紛紛倒在競爭路上時,長城廠卻穩穩當當地由小變大:1990年,銷售收入30多萬元;1991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1994年,銷售額竟然超過了1個億。
這些數字增長的背后,是高天樂從創業開始就樹立的責任感發揮了作用。他告訴記者一些小細節:“當時不少溫州人跑銷售,對柳市低壓電器質量要求并不高,只要能用3個月就好。就是這么小的要求,還有不少企業不能滿足。我就狠下心一定要讓他們看到不同的柳市電器。”
于是高天樂在產品質量上狠下了功夫,質量可靠。“就連在包裝上,我們也要比同行們做得更好。他們用普通的草紙隨便一包,我們就用銅版紙仔細包裝。其實成本才貴了一兩分,給人的印象卻好了很多!贝蛸|量牌贏了個滿堂紅。
共同成長快速發展
掘到“第一桶金”后,企業發展開始順風順水了。高天樂很快意識到企業要想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必須擴大規模。1994年5月,在高天樂的組織策劃下,聯合了7家私營企業,組建浙江天正集團公司,企業進入股份合作制階段。
1997年,又在高天樂的掌舵下,天正集團核心層經歷了兩次重大股權調整,第一次面向內部發展了近100名中高層管理人員和大中專畢業生入股,共吸取股金2600萬元,第二次面向外部兼并了19家成員企業,又吸收股金3000多萬元。經過這兩次改革,天正實現了重大的轉變。
1999年,高天樂踏上了去上海“二次創業”的道路。天正集團斥資一億元,把其開發中心、科技開發中心、決策投資中心建在上海。高天樂的眼光不僅僅盯著上海,還盯著世界。同樣是在1999年,天正集團公司開始籌建技術中心實驗室,2002年,實驗室通過了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