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季報陸續發布,我國光伏產業回暖跡象顯現。Solarbuzz高級分析師廉銳認為,2013年國內總安裝量在8.5~9MW之間,將成全球第一。但是這種回暖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呢?晶龍實業集團副董事長任丙彥坦言道:“現在核心問題還是產能過剩,回暖可能只是暫時的!
根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前三季度A股26家光伏企業合計實現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近16億元,均值為610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95%。伴隨著中歐貿易爭端的圓滿解決和國內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密集出臺,我國光伏企業確實又迎來復蘇信號。天合光能集團董事長高紀凡也認為,四大光伏巨頭現已扭虧為盈,該公司也將在下半年盈利。
但是記者發現,面對這一向好形勢,行業專家和各企業代表在“2013年光伏領袖峰會”上均表示,我國光伏產業兼并重組并未完成,仍然面臨產能過剩等問題。同時高紀凡指出,行業回暖是由于過去2~3年優勝劣汰,部分企業停產或破產導致理論產能從60GW降到約45GW。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指出,至少2014年一二季度市場可能不太樂觀,業界應保持謹慎態度,避免盲目樂觀,防止供需失衡的情況再出現。
產能過剩,一直是我國光伏產業面臨的一大頑疾。為此,國務院曾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光伏企業兼并重組導向,工信部也主導制定《光伏行業兼并重組指導意見》。兼并重組,化解落后產能已經成為我國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詞。
然而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表示,近幾年,即使在行業低迷期,產業整合也不是很徹底。
一方面,隨著日本、印度等新興市場的興起和年底西部光伏電站搶裝潮的出現,光伏組件需求量攀升,很多已被關停的光伏企業趁機恢復生產。并且在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13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報告》中也提出,由于地方政府非市場行為的干預下,出現了光伏企業破而不倒的局面。因此我國光伏產業閑置產能得到重啟,落后產能并有得到實質性的淘汰。
另一方面,我國光伏制造商開始涉足下游光伏電站開發,而電站開發商也向上游組件制造延伸。蘇州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曾向媒體透露,“二季度組件出貨量455兆瓦,其中35兆瓦‘自我消化’在國內建電站! 王勃華指出,實質上這種行為將壓縮國內市場,不利于消化已經過剩的產能。
光伏發電清潔無污染,在我國能源戰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出現產能過剩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暗蕴浜螽a能是市場行為,也是一個長期過程,政府是無法決定哪個企業該退出的。” 任丙彥如是說。